如何維護粒線體健康?醫師張家銘建議民眾,應盡量多吃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食物。像是蔬果、莓果、堅果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為什麼醫界不斷強調「抗氧化、抗發炎」?答案其實與人體細胞內的「粒線體」息息相關。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粒線體在運作過程中會產生活性氧(ROS),一旦累積過多,恐造成慢性發炎,恐成為糖尿病、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幕後黑手」。
粒線體的健康狀態,幾乎決定老化的速度,也決定是否會生病。張家銘於臉書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表示,粒線體就像細胞裡的小發電廠,把食物轉換成能量,供應我們走路、思考、甚至呼吸。但發電的過程難免會冒火花,這些火花就是活性氧族(ROS)。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表示,正常情況下,身體的抗氧化系統會幫忙滅火,可是一旦火花太多、清不掉,就會造成氧化壓力,把DNA、蛋白質甚至細胞膜都燒壞,讓細胞受損、死亡。研究發現,當粒線體「工廠」老化、維修不良,ROS會越堆越多,還會釋放出損傷訊號,讓免疫系統長期處在「錯誤報警」狀態,結果就是慢性發炎。
張家銘解釋,短時間的發炎對抗病菌沒問題,但如果長期這樣,警鈴一直誤響,免疫系統就會分不清楚,導致慢性發炎。這樣的慢性發炎,是導致糖尿病、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幕後黑手」。同時,隨著年紀增長,粒線體DNA突變累積,能量產生效率下降,老舊的粒線體清不掉,ROS越積越多,結果就是慢性發炎加劇,老化加速。
如果要保護粒線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生活做起。張家銘提出以下的4項建議:
●飲食
民眾應盡量多吃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食物。蔬果、莓果、堅果和茶類裡的多酚、花青素、兒茶素、維生素C及E,都是幫忙清理ROS的天然武器。簡單記一個原則:餐桌上顏色愈多,粒線體就愈開心。
●運動
在運動上,規律的有氧與肌力訓練能讓粒線體「越練越強」。每次運動不只是消耗卡路里,更是在清除老舊的粒線體,換上新的,就像給細胞換電池。
●作息
在作息上,睡眠就是粒線體的維修時間。熬夜等於逼工廠24小時不停工,結果就是提早壞光光。規律睡眠,就是給粒線體最好的修復機會。
●心情
在心情上學會減壓。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會加重發炎和氧化壓力,間接傷害粒線體。別小看深呼吸、冥想、聽音樂或和朋友聊天,這些小小的放鬆,背後都有科學根據。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