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靜脈不全不只導致腳腫,更會造成色素沉澱與傷口。(照片提供/博診所)
文/黃士修
▲抬腿有助血液回流;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67歲吳媽媽是退休老師,近來小腿沉重、襪口壓痕明顯,晚上還會抽筋。原以為是老了活動少、循環差,沒想到看到新聞才驚覺連美國總統川普也出現類似症狀,診斷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美國總統川普也有類似症狀
白宮近期說明,79歲川普因小腿輕微腫脹接受靜脈超音波檢查,發現為慢性靜脈功能;這是高齡常見狀況,雖屬良性疾病,若忽視,恐導致靜脈曲張、皮膚潰瘍等併發症。
請繼續往下閱讀…
腿部靜脈瓣膜老化、關不緊時,血液無法順利回流心臟,反而逆流滯留腿部,導致腫脹、沉重、青筋、酸痛。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統計,全球每3位成人中就有1人出現靜脈功能障礙,女性與高齡者風險更高。
恐致靜脈曲張、皮膚潰瘍等
炎熱天氣會讓表淺血管擴張,加重腫脹與靜脈曲張等症狀。若有小腿沉重、抽筋、皮膚色澤變深,應提早就醫檢查有無表淺靜脈擴張與逆流。
◎日常預防5重點
●規律走路:每天至少30分鐘,促進循環。
●避免久坐久站:每30分鐘起身活動,讓血液順著下肢的肌肉收縮往上擠回心臟,減少下肢靜脈壓力。
●抬腿休息:晚上抬腿助血液從下肢回流。
●穿彈性襪:初期症狀者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無法根治逆流,但可減緩惡化。
●控制體重:減少腿部負擔、降低惡化風險。
靜脈功能不全不是名人才會得,也非單純老化現象,而是能早期發現、積極處理的疾病。夏季特別容易加重,川普的案例提醒我們,別忽視腿部的腫脹與不適,腳腫不是小問題,而可能是血管疾病的表現。
(作者為博診所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