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血糖儀監測的數值,可讓醫病雙方更有效因應血糖值的變化。(照片提供/余宜叡)
文/余宜叡
60多歲的王先生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他對飲食相當隨性,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也不習慣監測血糖,這次在兒子的推薦下,前來門診諮詢糖尿病治療。他表示,每次扎手指頭測血糖都覺得很痛,讓他對測量產生抗拒。因此介紹他自費使用連續血糖儀(CGM),可以不用頻繁扎針測血糖。
在安裝連續血糖儀的期間,王先生發現原本以為健康的五穀粉,竟然會讓血糖大幅上升;餐後運動10分鐘,真的有助於降低血糖;只要控制好水果的攝取量,餐後血糖也不會飆高。有了實際的血糖數據,王先生的兒子也不再責備他亂吃,因為數據顯示,即使他吃了一點水果,只要加上短時間內運動,餐後血糖仍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1位70多歲的曾女士,罹患糖尿病已超過20年,近來糖化血色素值維持在8%至8.9%之間。目前已服用5種口服降血糖藥物,但家中自行監測的血糖值常在180-400mg/dl之間。醫師建議她加用胰島素來協助穩定血糖。經了解後,醫療團隊發現平時由女兒協助她監測血糖,但每週最多只能協助4次,因此建議她安裝連續血糖儀。
裝上連續血糖儀,並開始施打胰島素後,曾女士和女兒發現血糖值穩定許多,大多介於110至190mg/dl之間,且期間未曾出現低血糖的警報。這段經驗讓她們對胰島素的負面印象大為改觀,也提升了治療的信心。
已有研究證實,自我血糖監測或使用連續血糖儀能促進血糖的穩定。除了可提供更多完整的血糖數據,包含睡眠期間的變化,也有助於患者更快學習與調整生活習慣,掌握降血糖藥的療效,也不必等到3個月1次的糖化血色素才能評估治療成效。對醫療團隊而言,連續數據可揭露潛藏的血糖波動問題,並做出更有效的應對策略。
搭配飲食運動與藥物 提升管理成效
因此,對於血糖控制未達標(如糖化血色素高於7%)、糖尿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無法經常量測血糖,或希望釐清高低血糖真正原因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連續血糖儀。若能搭配飲食、運動與藥物的記錄,將能更有效學習穩定血糖的訣竅,提升整體血糖管理成效。
(作者為員榮醫院家醫科主任暨穩糖減重門診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