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境秀女星賽凡娜米勒自爆曾將衛生棉條放在體內,導致身體嚴重不適甚至飄出異味。(圖取自IG/Savannah Miller)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因Netflix真人實境秀《The Circle》走紅的女星賽凡娜米勒(Savannah Miller),提過自己曾將衛生棉條留在體內長達1個月,且身體發出異味,像是身體裡有死老鼠。她自稱相當幸運,沒有造成感染;同時呼籲姊妹注重自己的健康。
根據媒體《New York post》報導,米勒表示,她在在22歲某個月,經期快結束前,她趕著出門玩樂,在外出前再塞一條棉條預防滲漏。結果玩到過嗨,就忘了塞在最裡面的棉條。幾天後她開始搔癢,身上更聞到異味,彷彿自己「體內有死老鼠」,每天上課都很不舒服。
她在校內請校醫檢查,甚至驗性病,結果全數正常。最後有醫師察覺尿液有衛生棉條的碎屑,才驚覺應該內診,最後從陰道深處夾出衛生棉條。幸運的是,她並未發生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 TSS),僅需吃抗生素觀察。
賽凡娜米勒表示,醫師將衛生棉條夾出後,所幸並未感染,僅需服用抗生素觀察。(圖取自IG/Savannah Miller)
衛福部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說明,棉條造成感染的原因,與棉條本身的吸收力以及放在陰道的時間有關係,吸收力愈強,容易造成陰道黏膜乾裂,而失去保護;也因為吸收力好,使用者放在陰道的時間就會愈久,造成感染的機會就愈高。
在1990 年以前,棉條曾經是造成毒性休克症候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與金黃葡萄球菌的感染有關;1990 年後棉條的吸收力(absorbency)有了明確的規範,廠商需把吸收力標示在包裝上,如此一來就算使用不同廠牌的棉條,也就很容易可以選擇相同吸收力的類型。
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種少見但卻可能致命的全身性疾病,病程進展很快,主要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病菌會經由傷口進入人體的循環系統,其所產生的外毒素會使血管滲透壓增加,而引起全身起疹子、發燒、拉肚子,甚至導致多重器官衰竭。
如何避免使用衛生棉條所引起的毒性休克症候群:
1.正確地使用衛生棉條減少感染的風險。包含了使用棉條前一定要先洗手,以及上廁所時要遵守由前往後擦的好習慣,並於4~8 小時內更換。
2.依自己的經血量,選擇適合的衛生棉條。如果流量比較大,應選用吸收力較強的。相反,如棉條不易取出,或使用後覺得陰道乾澀,棉條碎裂,或是八小時以上都不需要更換,建議改用吸收力較低的類型。
3.從事水上活動或是游泳時棉條會吸水,所以建議在游泳後應予更換,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
4.陰道發炎時,建議應於治療痊癒後再使用。
5.如使用期間突然有發高燒,畏寒,全身發紅、腹瀉、頭暈、臉色蒼白、嘔吐、持續的下腹痛(要與經痛區別) 等情況,有可能是感染的症狀,應馬上就醫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