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醫師提醒,太陽眼鏡的鏡片顏色多樣,選擇應以功能為主;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夏日陽光熾熱,紫外線(UV)強烈易傷眼,隨時間累積,恐增加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的風險,醫師提醒,要做好「眼睛防曬」。面對市售太陽眼鏡的鏡片顏色多樣,選擇應以功能為主,又以灰黑色為佳,藍色反有害,而紅色、玫瑰色僅具裝飾作用。

藍色反有害 紅色玫瑰色僅裝飾用

振興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許粹剛說明,太陽眼鏡的鏡片顏色以灰黑色最佳,可以讓各種顏色的光線平等通過,使透過鏡片的光線最自然;次要選擇是茶色、琥珀色,能吸收被空氣中水氣或灰塵散播的藍光,可增強對比,細微處也看得清楚。

許粹剛指出,也可以購買黃色鏡片,適合室內或夜間駕車,能擋掉刺眼亮光,避免行車意外。然而藍色鏡片會吸引有害的藍光通過眼睛,可能提高黃斑部退化風險,不建議使用;紅色及玫瑰色鏡片則僅具裝飾作用,無法有效防護眼睛。

許粹剛也提醒,市面上有些廉價產品標榜國家標準認證「UV400」,實際防護效果卻未必達標。選擇太陽眼鏡要注意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將濾鏡分類分為0至4類,光照穿透率由高至低依序為80-100%、43-80%、18-43%、8-18%、3-8%;紫外線遮蔽率由低至高則為0-20%、20-57%、57-82%、82-92%、92-97%。

戶外活動 紫外線遮蔽率要75%以上

許粹剛指出,一般戶外活動建議選擇紫外線遮蔽率75%以上的鏡片,例如爬山、雪地等活動時,且最好選用全罩式設計;濾鏡分類4的光照穿透率僅3-8%,則不建議駕駛時配戴,以免造成危險。

此外,許粹剛說明,購買太陽眼鏡時,可檢查鏡片品質,將鏡片對著日光燈輕輕移動,若鏡片上反射的影像扭曲變形,便代表品質不良,同時可請專業眼鏡行協助測試鏡片抗UV功能,並要求開立合格證明,提醒今年夏天高溫炎熱,千萬別讓紫外線悄悄偷走視力!

許粹剛也指出,太陽眼鏡要注意配戴舒適,戴上後,睫毛不宜碰觸到鏡片,否則代表鏡距太短或鼻架高度不夠,若是長時間配戴不合適的眼鏡,很可能迫使眼眶周邊肌肉長期出力,進而造成眼眶肌肉疲勞,因此款式須適合臉型且戴起來穩定。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醫師指出,有些身體脂肪是好的,能幫助「燃燒」而不是「變胖」,想要喚醒它們,可以透過冷水洗臉等方式達到;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般人以為脂肪只會囤積熱量而已,導致肥胖。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研究指出,脂肪是很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會分泌許多關鍵的荷爾蒙調節血糖、控制發炎、平衡食慾,還會跟胰島素「協調工作」。有些身體脂肪是好的,能幫助「燃燒」而不是「變胖」,想要喚醒它們,可以透過冷水洗臉、走出冷氣房曬太陽、跳個舞、快走個10分鐘達到。

張家銘在粉絲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一旦脂肪功能出現障礙,不只是胖不胖的問題,而是整個身體的代謝會走鐘。脂肪會失控,不是因為多,而是因為「累壞了」,原因包含常吃高糖高油的外食,又常坐著不動,加上壓力、熬夜、荷爾蒙失調,這些會讓脂肪細胞膨脹、缺氧、發炎,變得又老又笨。

研究發現,這些「被操壞的脂肪細胞」會發出壓力訊號,啟動細胞裡的內質網壓力,甚至讓粒線體出現能量危機,導致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越來越差,最後演變成胰島素阻抗、糖尿病、高血脂,甚至是心臟病。

張家銘進一步說明,身體脂肪分很多種,其實有些是好的,幫助「燃燒」而不是「變胖」,身體有一種叫「棕色脂肪」(Brown Fat)的脂肪,它不像白色脂肪只會囤積,它是專門拿來燃燒熱量、產生熱能的。神奇的是,白色脂肪也可以轉變成「米色脂肪」(Beige Fat),也有燃燒能力。

醫師指出,多吃深綠蔬菜,有助修復脂肪功能,不但代謝會變好,體重也會回到平衡;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張家銘又說,不能只用「吃少一點、多動一點」這種老方法來對付脂肪。現在,想讓脂肪「恢復功能」,可以透過以下這些生活方式,且已有科學根據的方法達成:

●早餐前空腹走15分鐘,可以活化米色脂肪,改善血糖反應

●冷水洗臉、洗腳或短時間接觸低溫,可刺激棕色脂肪產熱

●吃深綠蔬菜、橄欖油、Omega-3(魚油)可減少脂肪發炎

●補充抗氧化劑如薑黃素、綠茶多酚、白藜蘆醇,有助於修復線粒體

●減少使用塑膠餐具、香氛蠟燭,避免環境荷爾蒙(Obesogens)影響脂肪分化

張家銘總結,這些小動作會幫助脂肪「轉職」成代謝小幫手,而不是只會存油增胖。當我們從修復脂肪功能開始,不但代謝會變好,體重自然也會回到平衡,換句話說,關鍵不是減肥變健康,而是讓脂肪變健康,自然會瘦,精神更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涼拌山藥絲僅需將山藥切絲後,稍加調味即可享用;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面對高溫炎夏,不少民眾食慾不振。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在其臉書專頁「臺北農產」分享一道清爽又簡單的開胃料理—涼拌山藥絲,不僅操作步驟簡便,更適合在家快速準備,成為許多人餐桌上的開胃小菜首選。只需切絲後,加入鰹魚醬油、少許蔥花、白芝麻即可。

涼拌山藥絲

根據分享,這道料理只需準備山藥、蔥花、白芝麻與日本鰹魚醬油(或其他淡口醬油)4種材料,即可完成。

1. 山藥處理:將山藥洗淨、削皮後切成細絲。為避免氧化變黑,建議切好後先泡入清水中。

2. 調味完成:將山藥絲置入有深度的盤中,淋上適量鰹魚醬油,最後撒上少許蔥花與白芝麻即可食用。

北農說,削皮前戴手套可減少山藥黏液造成的皮膚搔癢;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此外,北農也分享了2個實用小撇步:削皮前戴手套可減少山藥黏液造成的皮膚搔癢;而所謂「必殺技」則是將山藥放入加了一點食醋的熱水中川燙約5分鐘後立刻冰鎮,不僅方便去皮,也能進一步降低對肌膚的刺激。

完成後的涼拌山藥絲口感爽脆清甜,冰鎮過後風味更佳。不論是搭配白飯,或作為前菜單吃,都相當開胃。北農提醒,山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黏蛋白,是低卡、養胃又健康的食材,適合夏季輕食飲食選擇。喜愛日式風味的民眾不妨一試,讓家中餐桌多一味消暑好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店鐵皮工廠起火,濃煙衝天。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指出,請鄰近民眾緊閉門窗,待火勢撲滅後再開窗通風,外出務必配戴口罩。(記者鄭景議翻攝)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新北市碧潭高爾夫球場旁一處鐵皮工廠於深夜發生大火,今日晚間9點起火,新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火勢已於晚間9時45分控制,無人員受困。不過,由於現場濃煙直竄,提醒鄰近區域民眾應緊閉門窗,外出建議配戴口罩。

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指出,經模擬分析,主要可能影響範圍為新北市新店區、台北市文山區。另依微感測器動態分析,亦可能波及中和區、永和區及板橋區等地,請鄰近民眾緊閉門窗,待火勢撲滅後再開窗通風,外出務必配戴口罩。

國民健康署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自我保護2策略:

● 建議外出時可配戴口罩,從戶外進入室內後,記得洗手、洗臉並清潔鼻腔,同時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之暴露(配戴口罩時應儘量與臉部密合)。
●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應注意。

日前台南KSS工廠也是夜半大火,因火場有一堆電線、PVC塑膠線材,這種材質燃燒起來易產生戴奧辛,是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因此,只要是火災發生,勿衝去現場觀火,最好待在家裡緊閉門窗,甚至室內有空氣清淨機的都要開起來,出門也最好戴N95口罩,若有吸吸道敏感的民眾,發生胸悶、咳嗽加劇,儘快就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醫師強調,早期發現坐骨神經痛並積極介入,多數症狀都可以獲得良好改善,如果不適當處理,可能會變成長期慢性疼痛;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坐骨神經痛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很多人都抱著「忍一忍就過去」的心態,甚至碰到腰痛就隨便貼個痠痛貼布,以為能解決坐骨神經痛。對此,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在臉書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發文強調,早期發現並積極介入,多數症狀都可以獲得良好改善,如果不適當處理,可能會變成長期慢性疼痛,並分享5大錯誤迷思。

迷思1:痛一痛就會自己好

謝炳賢指出,這是最危險的迷思,雖然部分急性坐骨神經痛可能在幾週內自行緩解,但統計顯示:約30%的患者會在一年內復發,未治療的慢性坐骨神經痛患者中,70%症狀會持續惡化,拖延治療超過6個月的患者,完全康復率僅有20%,有些患者初期症狀可能暫時減輕,讓人誤以為「已經好了」。實際上,這可能只是發炎反應的暫時舒緩,根本問題依然存在,就像火山暫時平靜,但隨時可能再次爆發。

迷思2:貼痠痛貼布就能根治

謝炳賢說,市售痠痛貼布只能提供表面的暫時舒緩,對深層的神經壓迫完全無效。

迷思3:多休息躺床就會好

謝炳賢表示,完全臥床休息反而會讓症狀惡化。現代醫學已經證實,適度活動對坐骨神經痛的康復至關重要。長期臥床導致肌肉萎縮,失去對脊椎的支撐力,關節僵硬,血液循環變差、心理狀態惡化,疼痛感知增強。研究顯示,臥床超過2天的患者,康復時間會延長2-3倍。正確的做法是急性期可短暫休息1-2天,之後要逐漸恢復正常活動,避免劇烈運動即可。

迷思4:年輕人不會得坐骨神經痛

謝炳賢說,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現代生活型態讓坐骨神經痛越來越年輕化。程式設計師、司機、搬運工人、健身愛好者都是高風險族群。

迷思5:手術是唯一解決方案

謝炳賢指出,絕大多數坐骨神經痛都可以透過保守治療改善,手術只是最後選擇。要記住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不要自行診斷,積極參與復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懷孕24-28週的妊娠糖水測試是篩檢妊娠糖尿病最理想的時機;示意圖。(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準媽媽請注意!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會影響胰島素功能,即使平時血糖正常的媽媽也可能出現妊娠糖尿病!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懷孕24-28週的妊娠糖水測試是篩檢妊娠糖尿病最理想的時機。

張瑜芹在臉書「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指出,未控制的妊娠糖尿病可能導致高血壓、子癲前症、羊水過多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不僅影響懷孕過程,也可能增加日後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高血糖環境可能造成胎兒過大(巨嬰症)、新生兒低血糖、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問題。胎兒過大不僅增加難產風險,也可能影響寶寶日後的代謝健康!

張瑜芹提醒,妊娠糖尿病會增加剖腹產機率,也可能導致產程延長、肩難產等分娩併發症。

檢查流程與注意事項

張瑜芹建議,做妊娠糖水測試檢查前的8-12小時需要禁食,但可以喝少量清水。前一天晚餐後就不要再進食,確保檢查結果準確。記得帶個小點心,檢查完畢後可以立即補充體力。

◎檢查流程詳解

●先抽取空腹血糖。

●喝下含有75公克葡萄糖的糖水(口感很甜,建議快速喝完)。

●喝完糖水後1小時抽血檢查。

●再過1小時進行第3次抽血(總共3次抽血)。

●檢查時間長:整個檢查過程需要2-3小時,比一般抽血檢查時間長得多!這是因為需要觀察血糖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確保診斷準確性。

整個檢查過程需要2-3小時,比一般抽血檢查時間長得多,建議準爸爸陪同檢查,不僅能提供心理支持,也能一起了解檢查結果和後續照護重點;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檢查結果解讀與後續處理

如果任何一項數值超標,就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張瑜芹提醒,這時不要過度恐慌!透過飲食控制、適度運動,大部分準媽媽都能有效控制血糖,必要時配合醫師處方的胰島素治療,確保母嬰健康!

◎檢查當天小提醒

●心理準備:糖水口感非常甜膩,有些準媽媽可能會感到噁心。張瑜芹建議保持放鬆心情,可以帶本書或聽音樂來打發等待時間。

●身體準備:檢查當天避免劇烈運動,穿著舒適寬鬆的衣物,方便多次抽血。如果有暈血症狀,記得提前告知醫護人員!

●陪伴支持:建議準爸爸陪同檢查,不僅能提供心理支持,也能一起了解檢查結果和後續照護重點。

張瑜芹建議準媽媽進行妊娠糖水測試,及早發現血糖異常,及早進行飲食和生活調整,才能給媽媽和寶寶最好的健康保障。妊娠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和積極配合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營養師指出,黃金果吃起來香甜Q嫩,Q就是它的纖維,一顆就有1.2公克的纖維量,大約是半碗的煮熟高麗菜的纖維量。(資料照)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黃金果吃起來香甜Q嫩,營養師李婉萍指出,Q就是它的纖維,一顆就有1.2公克的纖維量,大約是半碗的煮熟高麗菜的纖維量,咬起來不辛苦,非常適合不喜歡吃纖維的朋友,1顆黃金果熱量僅49大卡,比500c.c.微糖紅茶的熱量還低,也適合減重瘦身的朋友可以飯前吃增加飽足感。

李婉萍在臉書專頁「李婉萍營養師」發文表示,黃金果吃起來沒有酸味,平均糖度在12-15度,但吃起來有清爽甜美的口感,不會很甜膩,雖然熱量不高,但1顆的醣類12.3公克,大約就是1份糖,像是糖友1天如果建議攝取2份水果,換算大約是2顆黃金果,吃太多也會影響血糖上升。

李婉萍指出,採買黃金果應挑選外表完整結實、沒有瑕疵或瘀傷,靠近果梗部帶有些微綠色者為宜。表皮摸起來稍帶硬度的黃金果,口感比較Q彈;若摸起來偏軟,代表已經熟透,果肉比較甜也略帶黏性。黃金果放置於常溫陰涼處容易軟化,完全成熟後應放入冰箱保存。為避免溫度過低發生「寒害」,記得事先用紙包裹再冷藏。

李婉萍說,食用圓滾滾的黃金果前,只要縱向剖成兩半,將咖啡色水滴狀的種籽去除,再用湯匙舀出果肉即可。另外,也可以像是處理柳丁那樣,先切成一片一片,去除上方纖維後沿果皮邊緣切開或直接剝下果肉食用。不過黃金果果肉和空氣一接觸會迅速氧化,變成褐黃色,所以剖開之後應盡快吃完。若是擔心果肉太快變色,也可以擠上幾滴檸檬汁。

李婉萍指出,黃金果的果肉為乳白色、半透明膠質狀,口感有點類似果凍或軟柿子、釋迦,清甜Q嫩,感覺還有點香草或乳香味,靠近果皮的地方因含有乳汁,吃完後會覺得嘴唇黏黏的,推薦大家可以先冷藏或冷凍再享用,會更爽口美味。除了新鮮食用之外,因味道較為淡雅,所以也很適合加進沙拉、優格。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在2021年於杜拜創立的科技新創Xpanceo周二(7/8)宣布,已完成2.5億美元的A輪融資,公司估值為13.5億美元。

Xpanceo是由俄羅斯企業家Roman Axelrod及烏克蘭科學家Valentyn Volkov共同創立,目標是打造基於隱形眼鏡的人機介面,根據該公司的官網介紹,其產品是隱形又輕盈的隱形眼鏡,如同使用自己的視力一樣自然,喊出「最好的裝置就是沒有裝置」的口號,宣稱其產品將具備夜視與變焦功能,亦能將所有的應用及資料整合到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ER)體驗中,藉由直覺的凝視便能發號施令,還能偵測使用者的健康與情緒狀態。

總之,Xpanceo認為自己可以跳過實體的AI眼鏡階段,直接進入AI隱形眼鏡領域。

Axelrod接受Unite.ai專訪時透露,Xpanceo在24個月內便已打造出15個可運作的原型機,該公司的目標是將所有的個人裝置都融合為一個無縫的體驗,也就是使用者的雙眼。

目前除了Meta與Google都已將觸角伸進實體的AI眼鏡市場之外,分析師郭明錤也說蘋果將加入AI眼鏡戰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眼瞼局部紅腫疼痛、出現小膿包、異物感、眼瞼分泌物多及眼瞼沉重是「麥粒腫」常見5症狀;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眼睛怎麼長了痘痘?疼痛紅腫還有異物感,可能是麥粒腫!高雄五福諾貝爾眼科診所院長粘靖旻在臉書「粘靖旻眼科女醫師 高雄諾貝爾 屏東 東港」指出,麥粒腫(Stye/Hordeolum),也就是常見的針眼,是眼瞼邊緣或眼瞼內側腺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處理不當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

麥粒腫的5大典型症狀

●眼瞼局部紅腫疼痛

最早期也最明顯的症狀!你會發現眼瞼某個區域開始紅腫,觸摸時有明顯疼痛感。且疼痛往往是持續性的鈍痛,眨眼或觸碰時會加劇,讓人相當不舒服。

●眼瞼邊緣出現小膿包

隨著感染進展,紅腫區域會逐漸形成一個黃白色的小膿包,通常位於睫毛根部附近。這個膿包可能會自行破潰流膿,但千萬不要用手去擠壓!

如果你發現膿包持續增大,或是出現多個膿包,代表感染可能加重,需要立即就醫。

●異物感與刺痛感

許多患者描述有「眼睛裡好像有沙子」的感覺,伴隨著間歇性的刺痛。這是因為腫脹的組織壓迫到眼球表面,造成不適感。眨眼時症狀會特別明顯。

●眼瞼沉重感與睜眼困難

腫脹會讓眼瞼變得沉重,嚴重時甚至難以完全睜開眼睛!很多患者早上起床時會發現患側眼睛「睜不太開」,這是典型的麥粒腫症狀之一。

●淚液分泌增加與畏光

感染刺激會讓眼睛分泌更多淚液,同時對光線變得敏感。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正常光線下,也會覺得刺眼,想要避開明亮的環境。

粘靖旻提醒,如果有持續的眼瞼不適,不要自行猜測或拖延,請盡快到眼科門診檢查,讓專業醫師評估你的狀況,給予最適合的治療建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醫指出,長夏養生要以養脾為主,可以吃助於排濕的絲瓜、薏仁、綠豆等食物。(資料照)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小暑節氣將至,當心炎熱暑氣傷身!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黃玉芬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小暑,是24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古代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是一年中高溫逐漸增強、濕氣漸盛的時候。她列出有助於防範暑氣的3類食物,如祛濕的絲瓜、健脾的紅棗、養陰的沙參等。

黃玉芬提到,小暑過後,如蒸籠般悶熱的天氣常讓人感到心浮氣躁、食慾不振。不少人在這段時間為了降溫解渴,喜歡大啖冰品、冷飲、生食,容易傷及脾胃,臨床上出現腸胃症狀特別多。中醫認為「春夏養陽」,應順應節氣變化、適當清熱祛暑、養陰健脾,才能安然度過盛夏,不讓暑氣傷身。

小暑常見不適 頭暈、胸悶又煩躁

黃玉芬分享,傳統節氣將小暑到處暑之間稱為「長夏」,橫跨7、8月。夏日酷暑容易影響人體生理機能,往往導致體質虛弱的人毛孔排出汗液不暢快,進而引起濕熱,悶在身體裡面,耗損陽氣,導致脾胃功能失調,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食慾變差還不想進食。

她表示,脾胃之氣升發不利,則會出現身體沉重、發懶、食慾不佳、腹脹、腹瀉,伴隨精神不濟、胸悶、頭暈、頭痛、頭重、煩躁口渴的狀況,這稱為「疰夏」。因此,平時素有「氣陰兩虛」或「脾氣虛弱」之人,要特別注意被外界環境變化所引動的情形。

中醫表示,脾胃功能失調會出現身體沉重、發懶、食慾不佳等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小暑飲食重點 祛濕、疏肝健脾

●排濕:黃帝內經提到「長夏應脾而變化」,長夏養生要以保養脾臟為主,脾胃狀況好,氣的升降出入便能如常運作,全身的津液輸佈及水分代謝才會正常。推薦服用藿香、佩蘭、薏仁、綠豆、絲瓜等。

●養肝健脾:可依著「酸辛化甘」理念來飲食。比如「酸」能收澀,少量不僅能疏肝,還能助長食慾,推薦食用洛神、烏梅、山楂等;「甘味」則能養脾,如酸辣湯(建議勾芡不宜太厚)、山藥、紅棗、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等。

●養陰:暑濕或暑熱久了容易出現氣陰不足的情況,當疲倦、口乾舌燥、汗出多、胸悶感襲來,可以選擇麥冬、西洋參、沙參、玉竹來益氣養陰。

日常保健5重點

●飲食:避免過量冷飲或生冷食,尤其激烈運動後更需避開。

●空調:不要直吹頭部、腹部。

●穿搭:近幾年流行的露肚裝,也應少穿以免風寒入侵腹部影響腸胃、婦科。

●運動時間:盡量錯開正午高溫期在戶外運動,且運動後應即時補水或補充電解質。

中醫提醒,小暑期間,盡量避免在正午高溫時段於戶外運動,且運動後應即時補水或電解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穴位按摩:

1.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取穴。

功效:開關通竅,清熱解表。

2.風池穴:

位置:位於頸後枕骨下緣、兩筋外側凹陷處,按之微微痠脹可緩解肩膀肌肉僵硬。

功效:緩解頸部僵硬,祛風解表,舒緩頭痛。

3.內關穴:

位置:前臂內側兩筋之間,手腕橫紋上3指幅的高度。

功效:調節腸胃系統,達到止吐、止嗝、消脹氣的效果。另j外,還可寧心安神、寬胸理氣。

4.手解穴:

位置:手掌朝上,於第5掌骨與第4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1寸為手解1穴。手解1穴近端5分為手解2穴。

功效:手解穴為董氏32解穴之一,董氏奇穴的重要穴位,效果神速,是最佳之止痛穴。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