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運動助你「肌」不可失!中信金(2891)旗下台灣人壽昨(28)日舉辦2025「樂齡友善調查暨論壇」,緯創醫學科技全新研發的AI運動輔助機器人「iKneego」驚喜開箱,讓大家看「健」智能科技、友善樂齡;台灣人壽超人氣吉祥物台灣阿龍也帶大家跳阿龍動動保健操,簡單2分鐘手指穴道操強化免疫力。


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倡議健康活、快樂活更重要,正確且有效運動才能扭轉超高齡危「肌」、累積健康資產。


台灣人壽攜手遠見雜誌舉辦「樂齡友善調查暨論壇」,今年聚焦「運動友善」議題,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總經理莊中慶、緯創醫學科技董事長黃俊東、Curves可爾姿執行長林宏遠與金鐘獎視帝李天柱跨界卡司參與。


前芬蘭衛生部長、現任國際老人福祉科技學會榮譽主席瓦普‧泰帕爾亦視訊分享,芬蘭八度稱冠世界幸福國家,高齡運動政策的幸福方程式。潘孟安笑稱自己就是忙懶累而不運動的族群,肯定台灣人壽秉持企業社會責任舉辦論壇,長期倡議健康永續,讓國人更注重運動與身心健康,更帶動照護產業及運動商機,以行動落實「健康台灣」願景。


今年調查大數據發現逾三成熟齡族鮮少運動甚至根本不動,即使是運動咖也有35.2%僅做散步走路這類無效運動;近半數(45.5%)的運動咖最喜歡離家近、交通便利的運動場所,下班回家路上可以速去速回,讓運動融入生活日常。


林奕華公開台北市蟬聯六都「運動城市」榜首、讓市民有運動幸福感的秘訣,包括推動U-Sport臺北樂運動,透過集點好康獎勵,鼓勵市民規律運動;並將運動結合智慧科技、建置特色場館,打造便捷、多元的運動友善環境,讓市民幸福動起來,真正實踐「整個台北市都是我的運動場」。


85歲超高齡的瓦普‧泰帕爾肯定台灣人壽樂齡友善調查深具全球性參考價值,他分析芬蘭和台灣同樣面臨高齡及少子化挑戰,促進高齡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議題,目前芬蘭已將運動諮詢納入醫療流程,醫生不僅開藥方,也會開「運動處方」,更有專家、專責機構長期提升長輩健康促進、活躍老化。


瓦普‧泰帕爾強調,科技是賦能工具,應幫助長輩與數位共融,善用科技輔具自主生活與行動,更鼓勵台灣創造在地化樂齡友善方案,讓全民共享健康紅利。


莊中慶表示,台灣亞健康餘命長達八年,因此台灣人壽運用保險核心職能,鼓勵保戶自主健康,包括獨創手遊型健康管理TeamWalk App,讓運動輕鬆融入生活;「高年級俱樂部」提供長者健康資訊、鼓勵簡易運動;更推出「健康樂活管家」一站式服務平台,以「保險+健康養老」新服務模式,提供國人全階段健康友善服務,未來將推出退休、樂齡運動休閒等服務的養生村,為樂齡族打造健康生態圈。

台灣人壽2025樂齡友善論壇座無虛席,近300位民眾體驗「精準養肌」。台灣人壽/提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醫師吳易澄指出,1天約2–3杯咖啡,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有關聯,不過若有焦慮、心悸、胃部不適、失眠等狀況,仍有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知道怎麼喝咖啡對身體更好嗎?桃園聯新運醫中心醫師吳易澄指出,1天約2–3杯咖啡,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有關聯,整體風險平均下降約15–17%,推估健康餘命可多約1.8年。他建議固定時段、固定量喝咖啡,例如,早餐1杯、午餐後半杯,讓咖啡變成日常抗老習慣。

為何咖啡能與變老變健康劃上等號?吳易澄於臉書專頁「吳易澄醫師-運動醫學 復健醫學」發文指出,過去20年、跨地域與族群的研究分析,皆指出規律咖啡攝取與較低的全因死亡率相關。同時,少量即有益,1天2–3杯最明顯,再往上益處不明顯。從健康壽命概念來看,咖啡不只關乎「活多久」,更關乎「活得好」,包含,記憶、情緒、體能與脆弱度的維持。

吳易澄分析咖啡主要保護領域,有心血管與代謝風險、腦中風與神經退化等4項:

1.心血管與代謝風險

●降低高血壓、心律不整、缺血性腦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代謝症候群、第2型糖尿病、肥胖等危險因子呈反向關聯

2.腦中風與神經退化

●規律飲用者的腦中風死亡風險較低;部分資料亦指向神經退化相關死亡下降

3.呼吸系統疾病

●在呼吸疾病相關死亡上見到風險下降

4.癌症

●綜合評估不支持咖啡為致癌物;相反地,在肝癌、黑色素瘤、結直腸癌等部份癌別觀察到保護趨勢

喝多少、怎麼喝的實用建議

●建議劑量:一般成人以「2–3杯/天」最常見地與最低死亡風險相關。運動日可採「分次小量」於訓練前30–60分鐘飲用,以穩定專注與自覺疲勞感。

●沖煮與型態:現磨、手沖、義式、即溶皆可見好處;不過未過濾(如某些煮法)可能含較多二萜類,對血脂敏感者宜留意。

針對高齡者喝咖啡的建議,吳易澄說,可以在早上或中午前飲用,由少量開始,從半杯到1杯,視睡眠與心血管反應調整,若有服藥情形則可先與醫師,或是藥師討論。

吳易澄又說,避免稀釋咖啡益處,要注意的是,不要抽菸,因其會明顯干擾咖啡的保護效應。不要加入過量糖、奶精、風味糖漿,會增加熱量與代謝負擔,以黑咖啡或低糖低脂搭配較佳。

把咖啡變成日常抗老習慣

吳易澄歸納,如果想運用咖啡成為日常的抗老做法,可以從固定時段、固定量喝;搭配運動與日光;個體化調整等多方面著手,可以參考以下的做法:

●可考慮固定時段、固定量:例如「早餐一杯、午餐後半杯」,養成可持續的節律

●搭配運動與日光:有氧+阻力訓練+足量日光與蛋白質,與咖啡的代謝/抗發炎效益互補

●用睡眠做校正:若出現入睡困難或淺眠,將最後1杯往前提2–4小時或減量

●個體化調整:基因、腸道、肝腎功能、藥物交互作用與焦慮傾向,都會影響最佳劑量

風險與注意事項部分,吳易澄補充,過量症狀產生了焦慮、心悸、胃部不適、失眠等要留意,遇到頭腦興奮但身體疲憊時,應減量或休息。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紀元2025年08月27日訊】在現代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人因重病纏身、醫治無效而而陷入困境,但有的人卻意外地通過一種傳統修煉功法——法輪功(又稱法輪大法)奇蹟般地獲得康復。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國大陸的修煉者中大量出現,也在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中持續上演,堪稱一個個「醫學奇蹟」。

來自權威調查和專業研究的確證

1998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組織對北京、武漢、大連、廣東等地的法輪功學員進行了五次大規模醫學調查,參與者逾三萬五千人,結果顯示:法輪功祛病健身總有效率高達98%; 多種頑疾如高血壓、心臟病、腫瘤、肝病、風濕、嚴重失眠等在修煉後顯著好轉甚至痊癒;多數人表示精力增強、情緒穩定、工作效率提高,家庭關係改善。這一調查結果由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李志高等人簽字,曾在政府內部通報,並被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報道。

2016年6月,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官網發表了一篇關於修煉法輪功延長癌末病患存活及改善或治癒其症狀的論文。在對152例存活時間預估低於一年的癌末病患進行分析研究後發現,這群平均預估存活時間為5.1個月的患者,在修煉法輪功後,實際存活時間的平均值延長到十倍以上(56個月)。截止到研究數據收集日期,仍有149位研究對像健康地活著。另外,在97%案例中,研究對像修煉法輪功後症狀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修煉法輪功對緩解癌症症狀的平均起效時間僅為1.3個月。同時,這群案例在修煉法輪功之後的生活品質還得到顯著地改善。研究還發現,修煉法輪功的時間是影響這些案例實際存活時間的最重要因素。

醫學難解之病因修煉而痊癒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個體案例:

案例一、絕症患者重獲新生:王麗君,原吉林省長春市人,患有晚期肝硬化並發腹水,醫院判定「無法救治」。1996年接觸法輪功,開始按照「真、善、忍」的法理修心,配合五套功法煉功,不久腹水消失,恢復正常飲食,體力漸漸恢復,十幾年未復發。她說:「是法輪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案例二、植物人奇蹟甦醒:遼寧錦州一位小學教師因車禍陷入植物人狀態,醫院宣布「腦死亡」,家屬準備後事。母親堅持每日對她播放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的講法錄音,約兩週後病人眼球開始活動,一個月內奇蹟般清醒,並逐步恢復行動能力。

案例三、求醫無效的頑症治癒了:美國新澤西州的華人學者林博士,曾罹患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方求醫無效。在朋友推薦下開始修煉法輪功,僅幾週後症狀減輕,半年後全面康復。他在醫學論壇公開發言:「法輪大法是超越現代醫學的科學。」

案例四、整天臥床的病人迅速康復: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的薇薇安·拉法奇(Vivian LaFarge),不到40歲時,因健康日益惡化只能整天臥床,以致她的家人開始替她準備後事了。但她內心堅定地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某種精神靈修(修煉)能夠幫助恢復人的健康。結果她在YouTube上找到了法輪功。修煉法輪功後,她的身體很快康復,甚至比她高中時代還要好。

心性與健康的內在聯繫

現代醫學已經認識到,心態與健康密切相關,精神層面的正向改變能激活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強化免疫系統。法輪功強調修心,要求修煉者以「真、善、忍」為準則,放下怨恨,淡泊名利,善待他人,內心趨於平和。法輪功所倡導的「修內而安外」的理念,正是一種深層次的身心健康之道,這種源於中華傳統的修煉文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西方醫學專家所關注與研究。

至今,法輪功已傳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李洪志先生獲得來自各國政府、議會、民間組織的超過五千項褒獎與支持信函。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不乏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修煉法輪功,並親證其療效。

一個功法為何能創造如此多的「醫學奇蹟」?也許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真正的健康不只是肉體無病,更是心靈純淨、行為正直、生命與宇宙和諧共振。

在物慾橫流、醫療系統高度依賴藥物與技術的當今世界,法輪功所展現的祛病健身奇效,不僅是對現代醫學的有力補充,更是人類走向身心合一、返本歸真的一條路徑。

責任編輯:金岳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 國際整合醫學高峰會議」日前在台大醫院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整合醫學專家齊聚一堂,以「華山論劍~東西方整合醫學大合璧」為主題,展開一場關於健康與療癒的智慧交流。圖/主辦單位提供

一場跨越東西方醫療理念的「2025 國際整合醫學高峰會議」,在大會榮譽主席許心華博士的感召下,24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廳登場,來自世界各地的整合醫學專家齊聚一堂,以「華山論劍~東西方整合醫學大合璧」為主題,展開一場關於健康與療癒的智慧交流。

寶島四才子及四才女共八大醫學菁英同聚「華山論劍」,打開整合醫學新視野,領航健康新時代。圖/主辦單位提供
寶島四才子及四才女共八大醫學菁英同聚「華山論劍」,打開整合醫學新視野,領航健康新時代。圖/主辦單位提供

許心華表示,這場高峰會議以自然醫學與量子整合醫學為核心,特別邀請東方醫學、西方醫學與自然醫學領域的頂尖專家,組成華山論劍的《寶島四才子》與《寶島四才女》陣容,由謝昊霓雙博士主持,分享最新研究與臨床經驗。他們不僅要探討如何結合傳統與現代醫療,更要讓大家看到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全人醫療的新方向。

其中,四才子的李嘉富博士以「大健康時代的整合醫學認識」為題,闡述在高齡化社會與慢性病普遍化的背景下,整合醫學如何結合預防保健與臨床治療,達到全人健康的目標;張淵豪博士探討「亞健康狀態的早期辨識與介入」,強調身體在出現明顯病徵之前,透過檢測與生活干預可以有效逆轉健康下滑的趨勢;黃萬騰博士以「8020口腔健康運動」為題,提出能量口腔與健康的密切關聯,並分享實務案例。吳宗修博士提出健康照護的核心力量的關鍵。

四才女之一的陳嘉琦博士表示,以「佛學自然醫學與身心靈健康」為主題,探討佛學理念在情緒調適與身體療癒上的應用;曾俐敏博士發表「芳香療法與整合醫學價值」,強調精油與芳香療法不僅是輔助治療,更在臨床上展現穩定情緒、提升免疫力的功效;黃庭瑄博士分享「從能量頻率共振談心理輔導與醫療的新對話」,引入量子醫學概念,為心理治療與疾病復健提供新方法;詹婉靖博士從傳統東方醫學角度,分析與結合現代新技術。

許心華說,與會者將會發現,整合醫學早已超越單純的醫療方法,而是一種全新的健康觀念。透過跨文化、跨專業的對話,可以加速創新療法的誕生,讓自然療法與現代醫學攜手合作,幫助更多人找回健康與生活品質。

此外,這場別開生面的國際高峰會,場外特別規劃專屬口腔衛生教育宣導區,特邀7位傑出牙醫師黃萬騰、康舒涵、莊世昌、林澤恩、盧奎聿、陳瑞祥以及魏丕勇等醫師,致敬謝天渝博士與中垣晴男博士的國際貢獻,並響應WHO與日本厚生省全球「80歲保有20顆自然牙」願景。

日本中垣晴男教授指出,「謝天渝院長多次邀約我來台灣,在中華牙醫醫學會、高雄醫學大學以及原住民偏遠地區主講《8020口腔健康運動》。如今謝院長又傳承給中生代的黃萬騰理事長,由台灣生物能口腔醫學具體規劃《8020口腔運動義診區》,配合每年定期主辦的國際整合醫學高峰會議,將80歲擁有20顆以上自然牙的長壽理念推廣至全世界」。

許心華強調,本次高峰會議只是起點,未來將年年持續舉辦不同主題的國際論壇,並推動跨國合作研究,讓東西方醫學的精華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發光發熱,朝著「全人、全程、全方位」的預防醫學願景邁進,讓更多人受益。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2000萬遺產全被哥哥拿走!特留分眉角一次看 「兩年時效」這樣算才對
美汽車零關稅壓境 國產車死定?法人罕推1車廠 目標價「6字頭」 2大理由曝光
一表看》PCB火還沒燒完?「台燿目標價狂拉100元」 欣興、景碩…大咖投顧喊買10檔:這2支最便宜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豆漿本身富含蛋白質、鈣質、大豆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維生素B群、維生素E及鉀;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以為豆漿就是健康飲品,但你知道嗎?早餐店一杯「加糖豆漿」,竟然等於吞下2.6顆方糖!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提醒,含糖豆漿是台灣成年人最常喝的含糖飲料第2名,對65歲以上長輩更是首選,一不小心就可能在日常中「喝下過量糖分」。

其實,豆漿本身富含蛋白質、鈣質、大豆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維生素B群、維生素E及鉀,還有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並促進腸道蠕動,是很好的健康食材。但問題出在「額外添加的糖」。長期喝含糖豆漿,容易造成肥胖,更可能提高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風險。

豆漿可以加燕麥片、黑芝麻粉或灑點肉桂粉,自然提味又更健康;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建議,想喝到真正的健康豆漿,就要認明「無加糖」!

●早餐店豆漿:一湯匙砂糖約13公克=2.6顆方糖,建議改點無糖版。

●超商豆漿:看清標示!「無加糖」豆漿的糖量僅來自天然寡糖,約3公克;低糖或含糖豆漿則多了額外蔗糖。

如果嫌無糖豆漿太單調,也可以加燕麥片、黑芝麻粉或灑點肉桂粉,自然提味又更健康。專家提醒:「選對豆漿,就能為一天的健康打下好基礎!」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劉煥彥

圖片 今周刊資料庫、經濟部官網 提供

經濟部長郭智輝周五(22日晚間)透過部內公告表示,他已經向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請辭。 他在內部公告中表示,「這份工作需要120分的投入,我的身體提醒我,或許是時候該把責任交給下一位能全力以赴的人了。這對國家、對團隊,才是最負責任的做法」。 他也強調,「個人的去留事小,國家的發展與改革才是最重要的。我卸下職務,但我的心與團隊同在。請大家一定要繼續堅定支持賴總統的改革之路,這條路很辛苦,但對台灣的未來至關重要」。

「在這段不算長但充滿挑戰的日子裡,我真正深刻體會到,政務推動的艱鉅與不易」

以下是郭智輝向經濟部同仁的公告全文:

各位經濟部的同仁,大家好。

昨天,我已經正式向總統與院長提出辭呈,辭去經濟部長的職務。

首先,我要由衷感謝賴總統的信任與邀請,讓一個來自產業界的我,有機會進入政府,以不同的角色為台灣服務。從產業界到公部門,是一段跨度很大的學習旅程。在這段不算長但充滿挑戰的日子裡,我真正深刻體會到,政務推動的艱鉅與不易。這段經歷,是我人生中極為寶貴的一課。

我也要向經濟部所有優秀的同仁,表達最深的感謝與歉意。為了推動國家的進步,我們一起推動了「能源二次轉型」、規劃「境外關內」的產業政策、落實「中小企業導入AI」,並加速「綠能與節能減碳」的腳步。

這些改革與重要政務,我知道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我要在這裡誠摯地向大家說聲:「辛苦了,也謝謝你們的包容與支持。」沒有你們,就沒有目前的成果。

對於這段時間,來自各界的批評與指教,不論是針對政策或是我個人,我都誠心感謝,也虛心接受。

辭職,是基於健康因素的考量。這份工作需要120分的投入,我的身體提醒我,或許是時候該把責任交給下一位能全力以赴的人了。這對國家、對團隊,才是最負責任的做法。

最後,我想說的是,個人的去留事小,國家的發展與改革才是最重要的。我卸下職務,但我的心與團隊同在。請大家一定要繼續堅定支持賴總統的改革之路,這條路很辛苦,但對台灣的未來至關重要。

再次感謝大家。

願天佑台灣。

經濟部部長

郭智輝

2025年8月22日

郭智輝今南下高雄,與鋼鐵、扣件、車輛零組件業找座談

根據經濟部公告,郭智輝周五赴高雄與鋼鐵業者及扣件與車輛零組件業者交流,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動向、產業因應作法及產業發展面臨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傾聽企業實際需求,研商整體產業鏈的應對策略。

會中業者反映,美國關稅將帶來直接或間接影響,同時又面臨匯率與原物料價格等變動因素,建議政府協助爭取我國產品輸美更有利的條件。同時業者針對新建廠房、大型倉儲及採購新設備希望政府能提供相關補助資源及行政協助,以確保業者維持國際競爭力與永續發展。
郭部長表示,自美國宣布對各國加徵對等關稅,經濟部隨即展開產業密集座談,盼協助業者創造更有利的國際經貿環境。為協助業者應對挑戰,經濟部提出五項應對措施,其中包括:第一,鼓勵業者積極投入AI轉型與ESCO節能改善,以協助業者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設立匯率避險專區,整合常見問答與申辦資訊,並辦理說明會建立企業避險觀念
第三,協助業者設備汰舊換新,添購高效能設備,並提供AI、智機相關投資抵減優惠
第四,補助企業開發高值產品,並針對投入創新研發活動業者,提供研發投資抵減優惠
第五,針對中小微企業提供多元優惠貸款,協助企業取得發展所需資金。

延伸閱讀:

郭智輝談經濟部長任內最大目標:8年培養40萬AI大軍,與美國德州洽談台灣產業園區

更多今周刊文章
影/威廉波特少棒奪冠,最後一出局數教練一句「上來帥一下」化解緊張!等了29年東園國小7:0完封美國
投資20年為何越來越窮?股市魯蛇血淚告白:犯了3大致命錯誤,退休金312萬變280萬…領悟1事,7年翻身財務自由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恆昕泌尿科診所院長陳鈺昕表示,醫學上對自慰次數並沒有一定標準,只要不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健康即可;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常聽到有人說「手槍打太多會腎虧、不舉」,恆昕泌尿科診所院長陳鈺昕表示,事實上,中醫學中並無「腎虧」一詞,正確的說法應是腎虛,而腎虛可能影響性功能、造成不舉,但並不是唯一原因。此外,醫學上對自慰次數並沒有一定標準,頻率也因人而異,一天一次或一週數次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健康即可。

陳鈺昕在臉書專頁「恆昕泌尿科診所」發文指出,雖然不至於像傳聞中的「腎虧、不舉」,但頻率過高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勃起困難與性慾降低:自慰次數過於頻繁,導致大腦對性刺激的敏感度下降。

●射精量減少:頻繁自慰可能導致愉悅感下降,也使體內精液量暫時減少、射精量也降低。

●下腹部疼痛:自慰過程中若肌肉拉傷或過度刺激,會造成輕微疼痛,通常休息一下可自行緩解。

●錯誤自慰方式:習慣藉由外物擠壓或特殊方式摩擦,在真正性行為時可能影響表現。

陳鈺昕說,常見的不舉、早洩的性功能障礙,通常不是因為手槍打太多,而是以下原因:

●慢性疾病:勃起主要跟血管功能有關,因此三高、糖尿病、神經系統問題皆可能影響。

●心理壓力:工作壓力、經驗不足或過去創傷,讓人感到焦慮、憂鬱,都會影響行房表現。

●藥物因素:服用特殊藥物,如降血壓藥、抗憂鬱劑等,這類藥物的副作用恐影響勃起功能。

●荷爾蒙失調:體內激素紊亂,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睪固酮水平異常等,都會影響性功能。

●泌尿系統問題:若本身有尿道炎、攝護腺發炎等泌尿系統疾病,也會連帶影響射精。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根據韓國研究報告指出,睡眠規律性很重要!尤其是女性不規律睡眠的死亡風險更高達78%;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睡眠規律性很重要!根據來自韓國一項長達15.5年的研究報告,即使每天睡滿8小時,若沒有規律性、仍隨心所欲,想睡就睡,睡飽飽情況下,還是會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及早逝的風險,尤其是女性不規律睡眠的死亡風險更高達78%。

韓國漢陽大學醫院心臟內科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睡眠健康對一般人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率的影響」,在京畿道安城與安山地區,針對40–69歲、共9,641名成人為對象,平均追蹤約15.5年(186個月),並分成未睡滿7小時、睡滿8小時,從其規律、不規律性分析。研究期間發生了1095例死亡和811例不良心血管事件。

這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規律死亡風險更進一步上升。短睡眠且不規律者死亡風險增加28%,長睡眠且不規律者則上升33%。從性別差異性來看,男性短睡眠且不規律或長睡眠且規律,死亡風險較高;女性則為長睡眠且不規律,死亡風險顯著上升。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資料上,睡眠少於7小時與心血管疾病、中風風險提升息息相關。英國也有相關研究,每晚睡眠超過9小時者,這類「過度睡眠」者早死風險也上升。平均睡上10小時者,早逝風險增加約30%,罹患中風或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曾開發一款手機程式「作息足跡」(Rhythm),透過每個人使用手機的行為模式,推算睡眠時間與作息的改變,也發現長期不規律的睡眠作息,不僅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有關,也可能增加癌症與精神疾病的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搭飛機出國玩很令人期待,然英國人多飽受膝蓋等關節問題所苦,當地物理治療師提醒大眾切勿蹺腳坐。(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大家都期待搭機出國玩,然在機艙內,這樣「坐」可能要你的命!日前台鋼雄鷹楊將魔鷹的太太在搭機來台途中,疑似因為經濟艙症候群引發肺栓塞過世。專家提醒,超過3小時的飛行若一直坐著不動,容易造成下肢深層靜脈血栓,若血栓移動到肺部,將可能引發肺栓塞,嚴重造成死亡。同時更不能翹二郎腿,也就是雙腿交叉,血栓風險將提高。

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物理治療師貝尼湯林森(Bethany Tomlinson)表示,不少人搭飛機會習慣「蹺腳」(俗稱蹺二郎腿),也就是雙腿交叉;然這個姿勢恐阻礙血液循環,提高深層靜脈血栓(DVT)風險,也就是經濟艙症候群。

湯林森總結搭機時需要做到的3件事:

●在搭機途中適時抬高雙腿,勤換姿勢;若座位下面有腳凳,可以放在上面,抬高腿部。

●坐在位置上放鬆肩膀、背部靠在椅背上

●每隔1到2小時活動身體,活動關節。

若有餘裕,也可在座位上做頸部伸展、轉動肩膀或是膝蓋抱胸;站立時可交替轉移重心,膝蓋微彎,避免給下半身過多壓力。英國有相當多的人有膝蓋的問題,且缺乏運動,以及長時間維持相同坐姿,將惡化這問題。湯林森表示,知道如何坐著,以及動作,保持關節靈活,相當重要;即使是4小時以內的短程航班,也不應掉以輕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如何維護粒線體健康?醫師張家銘建議民眾,應盡量多吃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食物。像是蔬果、莓果、堅果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為什麼醫界不斷強調「抗氧化、抗發炎」?答案其實與人體細胞內的「粒線體」息息相關。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粒線體在運作過程中會產生活性氧(ROS),一旦累積過多,恐造成慢性發炎,恐成為糖尿病、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幕後黑手」。

粒線體的健康狀態,幾乎決定老化的速度,也決定是否會生病。張家銘於臉書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表示,粒線體就像細胞裡的小發電廠,把食物轉換成能量,供應我們走路、思考、甚至呼吸。但發電的過程難免會冒火花,這些火花就是活性氧族(ROS)。

他表示,正常情況下,身體的抗氧化系統會幫忙滅火,可是一旦火花太多、清不掉,就會造成氧化壓力,把DNA、蛋白質甚至細胞膜都燒壞,讓細胞受損、死亡。研究發現,當粒線體「工廠」老化、維修不良,ROS會越堆越多,還會釋放出損傷訊號,讓免疫系統長期處在「錯誤報警」狀態,結果就是慢性發炎。

張家銘解釋,短時間的發炎對抗病菌沒問題,但如果長期這樣,警鈴一直誤響,免疫系統就會分不清楚,導致慢性發炎。這樣的慢性發炎,是導致糖尿病、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幕後黑手」。同時,隨著年紀增長,粒線體DNA突變累積,能量產生效率下降,老舊的粒線體清不掉,ROS越積越多,結果就是慢性發炎加劇,老化加速。

如果要保護粒線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生活做起。張家銘提出以下的4項建議:

●飲食

民眾應盡量多吃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食物。蔬果、莓果、堅果和茶類裡的多酚、花青素、兒茶素、維生素C及E,都是幫忙清理ROS的天然武器。簡單記一個原則:餐桌上顏色愈多,粒線體就愈開心。

●運動

在運動上,規律的有氧與肌力訓練能讓粒線體「越練越強」。每次運動不只是消耗卡路里,更是在清除老舊的粒線體,換上新的,就像給細胞換電池。

●作息

在作息上,睡眠就是粒線體的維修時間。熬夜等於逼工廠24小時不停工,結果就是提早壞光光。規律睡眠,就是給粒線體最好的修復機會。

●心情

在心情上學會減壓。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會加重發炎和氧化壓力,間接傷害粒線體。別小看深呼吸、冥想、聽音樂或和朋友聊天,這些小小的放鬆,背後都有科學根據。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