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肌膚保養 網路分享




多位知名皮膚專科醫師現身UltraClear冷纖雷射上市發表會。(圖/主辦單位提供)

產業中心/綜合報導

來自美國的UltraClear冷纖雷射正式於台灣亮相,近日舉行上市發表會,邀集多位皮膚科專科醫師與醫療機構代表,共同見證新世代光電儀器的發表。活動聚焦其創新技術,包括2910nm波長、智慧微脈衝與冷纖設計,在臨床應用中的可調控性、過程舒適性以及對亞洲膚質的友善表現,獲得醫師高度肯定。

多位皮膚專科醫師現身分享 冷纖雷射上市發表

全台多位皮膚科醫師認可,冷纖雷射可調式熱能及多模式應用,為患者提供個人化肌膚管理方案。(圖/主辦單位提供)

鄭國良醫師:技術創新提升患者舒適度 應由醫師專業評估操作

儷寶得皮膚科診所總院長鄭國良醫師表示:「冷纖雷射在熱能控制上表現穩定,有助於降低患者在過程中的不適,特別對於敏感型膚質來說,更具應用潛力。」他也提醒,雷射療程應由具專業訓練的皮膚專科醫師操作,並根據個人膚況評估適當模式與參數,以符合醫療安全規範與個別需求。

王昭欽醫師:六種施作模式增加臨床彈性 助益醫療效率

台南維格診所院長王昭欽醫師指出,冷纖雷射的六種可調施作模式讓臨床應用更有彈性,醫師能依不同皮膚條件調整深度與能量,有助於提升操作效率並減少不必要的熱能影響。他認為這種「快、穩、精準」的設計,對於亞洲膚質是一項友善升級,也有助提升患者接受度。

曾德朋醫師:深度可控與低熱設計,拓展臨床應用範疇

臺安醫院皮膚專科曾德朋醫師則強調,冷纖雷射的穿透深度涵蓋表皮至皮下4mm,能針對不同肌膚層次進行調整,且裝置本身採用低熱能設計,有助於提升術後的照護便利性。他表示:「在臨床上觀察,過程中的疼痛感與出血情況明顯減少,整體流暢度也較高,為皮膚雷射提供了更具系統性的升級。」

王筱涵醫師:搭載創新波長與脈衝技術 建立安全與舒適兼具的新標準

卓越皮膚科兒科聯合診所院長王筱涵醫師也出席活動,她提到:「傳統雷射常讓部分患者因術後反應感到不安,冷纖雷射搭載的2910nm波長與微脈衝技術,讓能量精準集中於目標位置,並大幅降低對周邊肌膚的干擾。這項設計對於希望兼顧效果與安全的族群來說,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選項。」

多位皮膚專科醫師現身分享 冷纖雷射上市發表

國內外多位專業皮膚科醫師肯定冷纖雷射,為亞洲膚質帶來更安全有效的突破性方案。(圖/主辦單位提供)

鍾佩宜醫師:術後恢復管理更為簡化 貼近現代生活節奏

二林四季皮膚科診所鍾佩宜醫師則從患者體驗出發表示,臨床經驗顯示,冷纖雷射在過程中通常無需敷麻藥,也能維持低疼痛感與穩定施作,整體恢復期簡短,讓醫師在規劃課程時更具彈性。她強調:「隨著患者對療程舒適度要求提高,這類技術的問世,有助於重塑民眾對醫美的信任與期待。」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76歲林姓老翁發現右腳大拇指疑似瘀青,5個月過去,沒消還擴大,竟罹患肢端黑色素瘤。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皮膚癌每年新增約2000例,已列入10大癌症之一,且發生率逐漸上升。醫師提醒,黑色素瘤雖為皮膚癌中相對少見的一型,卻可能快速轉移,若未及早治療,恐危及性命;若皮膚出現可疑黑色斑塊,且潰爛不癒、容易出血、會癢會痛等情況,要當心。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醫師廖澤源近日透過新聞稿指出,皮膚癌指的是由皮膚細胞異常增生所引發的惡性腫瘤,依照來源細胞的不同,皮膚癌又可分為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以及黑色素瘤等類型。

廖澤源表示,在各種類型的皮膚癌中,黑色素瘤雖然相對少見,卻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且可能迅速轉移至淋巴、肺部、肝臟及大腦等各個器官。

廖澤源最近收治1名76歲林姓老翁,5個月前發現右腳大拇指有一小塊深黑色痕跡,原以為是之前意外撞傷留下的瘀血,但隨著時間過去竟然擴大,女兒警覺建議父親到大醫院就診,經皮膚鏡、皮膚切片病理檢查,確診肢端黑色素瘤。

「肢端黑色素瘤屬於黑色素瘤的一種臨床分型。」廖澤源說明,發生原因與基因相關,主要發生在手、腳等四肢末端的位置,初期可能不會疼痛,容易被誤認為受壓迫或撞擊所致的瘀血而輕忽。

廖澤源表示,肢端黑色素瘤治療以手術切除為首選,醫師會評估需要截肢範圍,目的在於根除病灶、避免遠端轉移,爭取存活機會,部分病人術後則會由醫師評估,進行免疫或標靶治療,清除可能殘存的癌細胞。

他提醒,民眾平時應留意皮膚的異常變化,把握治療黃金期;若皮膚出現形狀不對稱黑色斑塊、顏色不均、邊界不規則、最大直徑超過6mm、潰爛不癒、容易出血、會癢會痛等情況,就要小心是否為黑色素瘤。

本文轉載自2025.07.09「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